top of page

油街實現 / 油街在地 — 五臟


油街實現 / 油街在地 — 五臟
油街實現 / 油街在地 — 五臟

「 油街在地—五臟 」是「 油街在地 」系列的展覽,油街實現邀請年輕藝術家林嘉裕以當代竹藝雕塑及互動裝置作品,於油街倉庫呈現她的首個個人展覽。


把具百年歷史的油街倉庫視作人的軀體,是今次林嘉裕展覽創作的軸心,她以油街倉庫既「 分隔 」又「 貫通 」的建築特色為靈感,創作對應心、肝、脾、肺、腎的竹藝作品,並利用「 發動、化解、吸收、轉化、移除 」五個步驟,象徵我們生活中的各種經歷,引領觀眾探索建築空間、人體結構及生活軌跡之間的相通之處。


因自幼便仰慕傳統工藝家的超卓手藝,林嘉裕在二十多歲時,便跟隨九十一歲的竹蒸籠大師呂明師傅學藝,傳承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林嘉裕更以當代藝術的表現手法,為傳統竹藝注入活力。她的作品不僅在海內外廣受好評,更於倫敦工藝週、香港巴塞爾藝術展等重要的國際平台展出。


林嘉裕特別為油街倉庫創作五組場域特定的新作。另外,她亦利用了油街實現種植的紫竹創作,體現「 油街在地 」的理念,以竹藝為過去與現在、傳統與創新搭建橋樑。



展覽詳情


主辦:康樂及文化事務署

籌劃:油街實現

日期:2024年11月7日 至 2025年2月9日

展覽地點:北角油街 12 號 油街倉庫 2

開放時間:

星期一:下午 2:00 – 下午 8:00

星期二至日:上午 10:00 – 下午 8:00

聖誕前夕及農曆新年除夕:上午 10:00 – 下午 5 :00

星期一:上午 10:00 至下午 2 :00 休館(公眾假期除外) 、農曆年初一及二休館

藝術家:林嘉裕


藝術家簡介

林嘉裕
林嘉裕

林嘉裕,竹藝藝術家,2014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她師承香港蒸籠大師呂明先生,志於以傳統技藝創作富情感和東方美學的當代竹藝。


2020 年,林嘉裕透過「 傳.創 」非遺教育計劃與呂明師傅結緣。自 2021 年,林氏作品相繼於香港及海外展出,包括香港巴塞爾藝術展( 2021 )、展覽「 超越界限:尋找香港故事 」( 加拿大 )( 2022 )、倫敦工藝週( 2023 )及西貢海藝術節( 2023 )等。


她自幼仰慕工藝家的精湛手藝和工藝精神,盼日後也能以其創作把工藝代代傳承。把竹子轉化成為藝術語言;把中國古代工藝美學帶進當代藝術。「 以雙手孵孕,以歲月體悟 」,林氏相信工藝精神包含美與德,互相學習,彼此突破,便能長存。


藝術家自述


學竹初期,心思都放在工藝的琢磨,便開始減少把個人情感放到作品上。今年初,我突然回想起自己步入二十年華初時,無論運用什麼媒介,總喜歡將心事投進作品中,懷著一顆「 不敢直白,但又想被人問起 」的少女心。緬懷之際,得到這個完美的展覽機會,讓我嘗試用現在最熟識的媒介 ── 竹,及一種不熟識的創作手法,呈現我對生活的思考。


展覽以「 五臟 」為題,但不要誤會此為有關生物學的展覽。我想假借各器官的功能和它們之間的協作,表達我們在生活中正發動著類似能力。例如作品《 移除 》,可以是移除身體有害雜質、移除房間雜物或移除心中過多的慾望…… 這個移除的過程正是展覽中的重點,比起它象徵什麼器官更重要。五件作品對應了心、肝、脾、肺、腎五個器官,你也可以猜猜看。


精選展品


建築空間、人體結構、生活軌跡,或許有著相似的運作模式。然而,就如自身的器官,你無法看到它們各個部件,甚至都分不清楚痛處從何而生。


它們理所當然地存在、運作、交流、損耗、修復。


把場地解剖、把身體解剖、把生活解剖──發動、化解、吸收、轉化和移除,五個步驟讓我們各自感受空間、身體、生活如何運作。


展覽公眾活動


「竹蒸籠工藝大師班」工作坊


藝術家林嘉裕將介紹蒸籠工藝在香港的發展,分享她拜師學藝的創作歷程。參加者將會親手製作蒸籠蓋,學習蒸籠技藝的六個重要傳統工序。工作坊結束時,每位參加者將會獲贈一個蒸籠底,與自己親手製作的蒸籠蓋,組合成一套正宗廣東蒸籠。


日期:2024 年 11 月 10 日( 星期日 )

時間:下午 4:00 – 6:00

地點:油街玻璃屋地下

費用:全免

名額:15


活 動 將 以 粵 語 進 行 , 需 預 先 報 名 ( 請 將 參 加 者 姓 名 和 電 話 以 電 郵 發 送 scyma@lcsd.gov.hk 進行報名,先到先得。)成功登記的人士稍後將會收到確認電郵。


展覽及活動詳細,請瀏覽網頁:


油街實現 / 油街在地 — 五臟


Published on October 30, 2024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