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What's New


香港視覺藝術中心 / 藝術專修課程 2024-25 畢業展
藝術,是一場無聲的對話,跨越視覺與觸覺、形體與意念之間,於時間的流動中尋找感知與思維的共鳴。 「藝術專修課程2024–25畢業展」呈現學員在「素描、繪畫與版畫」及「雕塑、身體與空間」課程這一年來的學習與創作成果,凝聚他們探索藝術語言、感性經驗與個人思想的足跡。 這些作品不僅見證學員在技藝上的進步與理念的深化,更體現藝術作為生命實踐的意義。衷心感謝課程統籌何兆基博士及高天恩女士,以及所有導師的悉心教導和支持,感謝他們的無私付出,促進了學員的成長。 「素描、繪畫與版畫」 學員以線條觀察世界,透過顏彩、印痕與筆觸,從寫實的凝視進入觀念的思辨。作品流露作者在靜觀與表達之間的平衡,展現他們對形象、構圖與思想的深刻意識。 「雕塑、身體與空間」 學員從自身的身體感知出發,通過材質、形態與空間之間的實驗,延展人與世界的連繫。漆器的溫潤、金屬的光澤與木材的肌理,於他們手中化為承載記憶與情感的載體,引領觀者思考人與環境的細膩互動。 【素描、繪畫與版畫 - 導師的話】 衷心感謝藝術推廣辦事處與香港視覺藝術中心提供完善的教學空間與資源,並開辦「素描、繪畫與版畫」課程


📦🤖 山口豊 / 棄置快遞箱太浪費?他將紙皮化成最簡單的快樂!
日本藝術家 #山口豊 @aidakko_sisyou 深受漫畫文化影響,採用紙皮作為媒介,擅長製作出真人尺寸、可佩戴且科幻感拉滿的玩具武器、機動戰士裝甲,甚至是動漫少女人物。 他善用紙皮的可塑性設置各種機關,以按鈕、推拉、旋轉等指定條件啟動,整個設計過程必須考慮組件的安裝次序,並透過精準分層設計及手工切割等技術,拼接出錯綜複雜的立體機關組合。 山口將平凡的紙皮素材轉化為充滿想像力的 Cosplay 服裝,不僅展示了紙皮作為藝術媒材的無限可能性,更證明了趣味就在我們身邊靜待發掘! 💡 下次掉棄快遞箱前,您會否試試將它化成藝術品? 🎥 @aidakko_sisyou #arlevard #30secartnews #artreel #雅來藝聚 #紙皮工藝 #PaperboardCraftsmanship Published on November 18, 2025


🍁🏮 香港十一月・藝文指南 不容錯過的秋末盛事
1. 文物展覽 【 古埃及文明大展——埃及博物館珍藏 】 故宮重量級特展五千年埃及古文物首臨香港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即將舉行「 古埃及文明大展 」展覽,展出由埃及最高文物委員會借出的 250 件珍貴館藏, 包括傳奇法老圖坦卡門巨像、薩卡拉遺址最新考古發現的貓木乃伊,以及阿努比斯神像 ,為本港歷來規模最大的古埃及文物展。 日期|202511.20 – 2026.8.31 主辦|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場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 展廳9 地址|西九文化區 博物館道 8號 門票|$190起 ; 門票詳情請參考官方網站 2. 藝術博覽 【 香港城市藝術博覽會2025 】 Hong Kong City Art Fair 2025 奢華的精品藝廊體驗 第三届香港城市藝術博覽會 打破傳統「白立方」藝廊環境,將剛榮獲《世界50最佳酒店》之一的 文華東方酒店 六樓客房化成多家精品藝廊,讓一眾收藏家及觀眾飽覽來自全球三十多家藝廊、機構及藝術家的收藏級作品。 日期|2025.11.28-30 主辦|香港城市藝術博覽會 場地|香港東方文華酒店 六樓 地址|中環 干諾道中5


朗豪坊 / 朗豪坊20周年壓軸鉅獻 —— Langham Place💙 Noodoll: Merry PotatoMAS
作為旺角潮流文化地標,朗豪坊20周年以「WoW!WePLAY」品牌精神貫穿全年,從年頭到年尾不斷突破創意界限,推動本地文化與國際視野的精彩碰撞。繼金魚街藝術體驗、MK美學革命、星球大戰科幻狂熱、KYUBI X SQUID GAME、Baby Oysters及Kuromi玩味企劃後,作為年末壓軸鉅獻,朗豪坊特別邀請 英國爆紅品牌Noodoll的薯仔家族 首度登陸香港,融合本地節慶氛圍與溫馨療癒感,打造全港矚目的聖誕盛事 — “Langham Place 💙 Noodoll: Merry PotatoMAS” !朗豪坊一直以來展現「玩」出驚喜的品牌基因,這不僅是20周年的壓軸慶典,更是一場與全港市民共同創造、專屬於這個時代的玩樂篇章。 為迎接聖誕,朗豪坊精心策劃連串精彩活動,為20周年劃下璀璨亮點。率先登場的是 “Langham Place 💙 Noodoll: Merry PotatoMAS” ,誠邀大家一同走進充滿節日儀式感的「薯誕百貨」!來自英國的超人氣Noodoll薯仔家族首度越洋來港,一群毛茸茸的可愛角色將置身於精緻奢華的百貨公司場


孫中山紀念館 / 從醫人到醫國 — 孫中山與粵港澳文物展
孫中山先生(1866–1925)是偉大的民族英雄,畢生為復興中華民族鞠躬盡瘁,在海內外廣受尊崇。粵港澳地區作為他出生及成長的地方,既是接受教育和工作之地,亦是他萌發推翻帝制、建立共和思想之地。他在香港完成醫學教育,在澳門和廣州以行醫作為「入世之媒」;領導及策劃的十次武裝起義大多以廣州和香港為基地;民國成立後,為捍衛共和制度以維護國家統一,孫先生三次在廣州建立政權。 粵港澳三地既展現孫先生從醫人到醫國的生命軌跡,文化上亦血脈同源。近代以來,憑藉獨特的歷史及地理條件,粵港澳地區發展迅速,成為近代中國人「睜眼看世界」的視窗,通向外洋的門戶。 2025年是孫中山先生逝世一百周年,這個專題展覽薈萃粵港澳地區超過六十件珍貴文物、文獻和歷史照片,闡述孫中山先生與三地的深厚淵源,緬懷他的不朽功勳。 亮點展品 「四大寇」照片的玻璃底片 約 1890 年 香港歷史博物館藏 前排自左至右為「四大寇」楊鶴齡、孫中山、陳少白、尢列,後立者關景良為孫中山先生在香港西醫書院的同窗兼宿友。 濠鏡閱書報社照片 1911 年 澳門博物館藏 1911 年,盧怡若等人將澳門濠鏡閱書報社


🎃 😱 Jackson Shaner / 誰敢夜闖他的怪奇陶藝工作室?
Jackson Shaner @shanerceramics 是一位來自美國的陶藝家,他以怪誕而有趣的超現實陶藝作品而為人熟悉。從古希臘雕塑、恐怖電影和奇幻電子遊戲等汲取靈感,他以陶泥雕塑為媒介,透過拉坯、泥板成型、揉捏和捏塑等不同技巧,大膽表達躁動、不安和恐懼等複雜情緒。 與追求和諧、形狀對稱的傳統陶器不同,他更喜歡創作體態怪異、面容扭曲的雕塑。因此,他必須事先仔細規劃每個組件的安裝順序,以防止由於重量不均而導致整座作品倒塌。 Shaner 的作品總是散發著強烈的「 窒息感 」,而且尺寸常與真實人類相仿,不僅使人感到毛骨悚然,還令觀眾引發疑問:作品中是否隱藏著人類的靈魂? 🎃 萬聖節快樂! 💭 您敢不敢獨自勇闖他的工作室? 📹 Jackson Shaner 想接收更多藝術資料,立即追蹤 @arlevard #arlevard #雅來藝聚 #figurativeart #ceramic #ceramicart #ceramicsculture #sculpture #jacksonshaner #shanerceramic


龐畢度藝術中心 / 終極告別 蔡國強「 炸山後 」瞬間復出惹爭議
10月22日,法國巴黎的 #龐畢度藝術中心 @centrepompidou 舉辦由中國藝術家 #蔡國強 @caistudio 創作的大型日間煙火表演 《 最後狂歡節 》,作為休館謝幕儀式。龐畢度藝術中心於9月22日正式休館,以進行為期五年的大規模翻修。為作盛大的告別儀式,藝術中心聯同大型藝廊 White Cube @whitecube ,請來蔡國強負責謝幕儀式的閉幕表演。 這場轉眼即逝的彩色火藥煙火表演由蔡國強採用定制的人工智慧模型cAI™️構思,以《 盛宴 》、《 人工智慧的黎明 》和《 最後的狂歡節 》作三場連環爆炸性表演,藉此表達龐畢度藝術中心對未來的展望,並以此向藝術中心的藏品及所有藝術創作作致敬。 縱使這次演出獲得不少好評,但旋即引來外界質疑為何龐畢度藝術中心不擱置這位備受爭議的藝術家之演出。剛剛於九月,蔡國強曾於喜馬拉雅山舉辦的煙火表演,引發各界的猛烈批評;而他於 2024 年在洛杉磯舉辦的無人機煙火表演,也一度引發無人機碎片墜落及工作人員受傷的事件。鑑於藝術家的煙火表演多次引起爭議,令不少人質疑這次演出的恰當性。 💡 大


🏛️🥷 羅浮宮世紀竊案涉及「 內鬼 」?法國傳媒公開疑事發一刻片段
10 月 19 日早上, #羅浮宮 @museelouvre 的阿波羅長廊 (Galerie d'Apollon) 竟在公眾開放期間,被四名劫匪於短短七分鐘內盜走了九件無價的王室珠寶。在早上約 9 時 30 分,劫匪通過事先停泊在路邊的雲梯車直達一樓陽台,繼而使用切割機破窗而入,迅速盜取了兩個玻璃櫃內的展品。經調查後,館方公佈被盜走的八件珠寶,另外一頂后冠在劫匪逃荒時被遺落而尋回,然而已經受到嚴重損壞。 法國總統馬克龍形容劫案是對歷史遺產的攻擊,並承諾必定全力將賊人繩之於法。 ▌ 博物館內部疑似有內應? 《 藝術論壇報 》(La Tribune de l’Art)主編 #DidierRykner 引述匿名消息稱,被潛入那扇窗的警報系統早前經常誤報,因此事發前已被「 暫時停用 」,令人懷疑共犯是否早已潛伏在博物館內,導致警報竟然在劫匪進入後五分鐘才響起,造成安全漏洞。 另外,法國 BMF TV 亦剛發佈一段疑似事發經過片段,畫面顯示疑犯身穿「 黃背心 」工人服,疑似正在盜取玻璃展示櫃內的展品,而背景可見參觀人士熙來攘往。 事件發生後,巴黎警方


Augustas Serapinas / 神級教練?古希臘人就是這樣鍛鍊身體!
立陶宛藝術家 Augustas Serapinas @augustasserapinas 結合來自古希臘運動文化的靈感,以及他在藝術學院進修的經歷,以裝置藝術打造他的「 健美神殿」。 藝術家在學生時代接受古典藝術教育時,認識到素描寫生是古典雕塑中的基礎,故此他在這建身室內各項舉重設施皆融入了他在學生時代的作品,例如同學肖像、學校作業,以及用於學術繪畫的石膏模型複製品,包括阿波羅和宙斯等古希臘神祇雕塑頭像,象徵西方美學追求的健美、和諧與平衡 。 藝術家利用雕塑般的健身器材探索體能訓練與繪畫之間的共通關係 —— 兩者皆植根於「 重複、紀律、技能 」的逐步精進訓練。藝術家希望藉著這件作品吸引觀眾們與它們進行物理互動,或將它們用作繪畫模型,反思教育體系從小向人們的觀念灌輸,以及自古至今人們對「 理想身材 」的定義是如何被描繪、塑造和潛移默化。 🗣️ 你想試試這些神級「 健身器材 」嗎? 🎥 Augustas Serapinas #arlevard #30secartnews #artapp #hkartgallery #hkartfair


🇪🇸🩸 環保人士破壞有理?無護罩1892年油畫遭「 淋紅油 」
本月12日,兩名來自西班牙環保組織 Futuro Vegetal 的成員向收藏在馬德里海軍博物館 @museo_naval ,由藝術家 José Garnelo 繪畫的《 首次向哥倫布致敬 》 ( “First Tribute to Christopher Columbus” )(1892)潑灑聲稱可降解的紅色油漆。該畫作見證了西班牙航海史上一具象徵意義的時刻,被普遍認為是對哥倫布發現美洲事蹟及殖民主義的歌頌。 事件發生時正值西班牙國慶節,這天又稱為「 哥倫布日 」,乃為紀念西元1492年10月12日,航海家哥倫布抵達美洲大陸,並擴展西班牙陸土的航海事蹟。儘管哥倫布日在西班牙是一個重要的國慶節日,更有一連串大型慶祝活動,但這一天亦因其導致原住民長期受壓迫的關係而備受爭議。 有抗議人士認為受歐洲殖民主義統治下的影響,導致殖民地內數百萬原住民的死亡和奴役。就此,有抗議人士一直呼籲重新評估哥倫布的事蹟,而在墨西哥和阿根廷等國,這個節日已被重新命名,以體現對文化多樣性和原住民歷史的承認。 🖼️ José Garnelo, “First Tribute


1️⃣0️⃣ 隨意雅聚 / 十載雅意 𝑨 𝑫𝒆𝒄𝒂𝒅𝒆 𝒐𝒇 𝑮𝒓𝒂𝒄𝒆 慈善展覽
為慶祝成立十週年,隨意雅聚 ( 香港政府認可慈善機構 檔案編號91/14630 ) 即將於2025年10月10至13日舉辦聯合展覽「 十載雅意 」,匯聚十四位參展藝術家,包括徐沛之、鮑慕貞、黃錦綸、嚴秉泉、朱桂林、馮明釗、羅肇婷、羅嘉敏、李秀端、李澤銀、羅群、顏文慧、黃小蓉...


🌕 ✨ 月光下盤點8件 「 月之藝術 」
Arlevard 祝願各位月圓人團圓,中秋節快樂! 月亮作為人類社會的原始意象之一,透過其升落、圓缺、隱現和明暗,承載了人類對生命、時間和情感等多重心理意義。千百年來,雖然同樣的月光灑在東西方,卻折射出截然不同的寓意。適逢中秋佳節,我們試試從欣賞與中秋節月亮相關的畫作中,看...
bottom of page





